|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辖区导航 > 长陔乡

长陔乡

关键词:长陔,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歙县信息港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hex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05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陔乡引地处歙县南部偏僻山区,歙岭西麓,与本县的绍濂乡、璜田乡、小川乡小洲村、森村乡皋泾村相邻,南与石门国营林场及浙江省淳南县相邻。王街公路贯穿全乡,长陔岭蜿蜒起伏,气势雄伟。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8公里,境内有起点直达通往县城班车二辆,过往班车直达黄山市四趟、直达县城八趟。长陔乃街口之源,属新安江发源地之一,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地势较低,年降水量约1750毫米,发源大连岭的南源河和发源长陔岭的长陔溪在南源口汇合为街源河上游,经磻坑、石门坑两地流入璜田乡境内.

乡镇简介  2004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原长标、长陔两乡合并为现在长陔乡,总面积达 90.6平方公里,2008年3月经村级区域规模调整后,行政村由原来的10个变为现在的5个,88个村民小组,共有3876户,14467人口。乡政府所在地人口居住集中,常住人口4000多人。全乡现有六个村通公路,两个村通机耕路,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覆盖全乡,移动、联通信号覆盖乡政府所在地、长标、石门坑等地。

产业结构

  全乡物产资源丰富,有耕地3587亩,其中水田2379亩,旱地1208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油料有油菜籽、大豆等;现有茶园8648 亩,笋用竹万余亩,箬叶、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该乡土特产更具特色,长陔“笋干、火腿、山芋枣、豆制品、箬叶等”更是声名远扬。

历史文化

  长陔乡原属徽州地区直辖,距今二十一代约四百余年。下属十个行政村:长陔、礼教、上村、磻坑、韶坑、石门坑、南源、长标、谷丰、贤源。

  长陔、礼教、上村三村现在发展成为一体,礼教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历史上他们原属一个村即长陔村,上半村为上土屋(后翻调为“上头谷”)、下半村为下土屋(后翻调为“下头菇”),后于民国十年左右分为长陔堡、礼教堡,其中礼教堡有自然村上村,后于1958年左右高级社期间分为长陔村、礼教村、新村村。原长陔村周围群山环抱,地势较为平坦,河流自西向东走向注入千岛湖,山下两岸居满人家,曾享有“九槽十水碓、千灶万丁”之称。祠堂、庙宇、社屋和堂寺,参天古木在文革期间都毁于一旦。

姓氏由来

  长陔从唐朝得名,村民主姓毕。新安毕氏族谱中记载,毕氏始迁祖毕师远,唐乾符间由河南偃师出仕新安,卒葬篁墩。生三子:长子毕衍从篁墩徒池州石棣,次子毕衡世守庐墓而居家篁墩;三子毕卫之子毕烈从篁墩迁浙江巨州再迁江西信州戈阳。毕衡生二子:毕文龙、毕文虎。毕文龙曾孙毕世仁迁休宁碧溪,毕世仁孙毕神謢、毕才謢。毕才謢九世安毕宗胜迁休宁双溪。毕神謢生五子:毕纶、毕绩、毕纬仍居碧溪;四子毕绍徒休宁陈村;五子毕经迁歙县长陔。毕经曾孙毕景镇由长陔迁休宁闵川,毕景安迁歙县城北市。毕文虎四世孙毕汝霖迁歙县石门,又数世复迁歙之嘉田。新安毕氏家族在宋代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家毕升。毕氏从唐朝安史之乱十四世毕经从休宁迁居长陔,在毕文虎之后最兴旺,有“三房五炎分九派、任公九子十三孙”之称。

基础建设

  乡教育卫生事业在近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现有中学1所,学生626人,小学7所和2个教学点,入学儿童1334人,教职工共95人。长陔中心学校承当着管理全乡的基础教育任务, 下设一所中学、五所小学和三个教学点,校园占地面积16166平方米。中学部现有685名学生,12个教学班,34名教师;小学部有1198名学生,34个教学班,60名教师。是歙县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之一。

  长陔小学和韶坑小学两所教学楼由港商沈炳麟先生领衔投资兴建,其中韶坑小学的“恩美楼”于1997年兴建。长陔中学郑格如大楼由马来西亚华人郑格如捐资50万元港币兴建,是该乡的标志性建筑。

教学方针

  坚持“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办学效益日益提高,赢得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热心帮助,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同时群体教职工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筹建和改造使长陔中心学校舍面积达5643.7平方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危房基本消除。另外,长陔中小学都分别建有图书室、实验室;04年3月,学校自筹资金,在歙县农村学校中率先兴建了一个较高规格的多媒体教室;04年10月,校荣幸被纳入“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学校,所属中小学都按国家标准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拥有模一教学点两所、模二小学五所、模三中学一所。还接了光纤上了互联网,建成校局域网。教育教学设施较完备,现代技术含量高。

结构调整

  近些年来,长陔中心学校加大布局调整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撤并了2个小学6个教学点。04年暑期,将各村小的六年级撤并到中心校本部的长陔小学,向寄宿制农村小学迈出了第一步。计划在08年前,创造条件,逐步将各村小的其他年级,撤并到长陔小学,创办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学校,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教学成就

  长陔中心学校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二000年至二00五年连续获得歙县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二、三等奖,近年来,初中毕业会考和升学考试成绩稳步上升,04年度,初三毕业会考总平均分位居全县第四名,7名学生被省示范高中正取。 05年初三毕业考试成绩又名列全县前茅,中招考试有23名学生达省示范高中录取线。学科竞赛也取得优异成绩,语数英等学科,该校学生均榜上有名。曾有徐国辉同学获数学竞赛省级三等奖,6名学生登上英语竞赛市级奖榜,占该县获奖的1/5,学生绘画、作文、演讲、朗诵等也连续获得大奖。教师论文也多人次获奖或发表。05年,长陔中心学校被评为“黄山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长陔中心学校显著的办学效益赢得各级领导的称赞和广大群众的信赖。周边乡镇的许多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向往转入长陔中心学校。长陔中心学校近几年来崛起的歙县山区学校的明星。

  该乡卫生系统在建国后有了较快地发展,目前全乡有卫生院2所,医务人员6人,村卫生室13所,医务人员14人。乡政府所在地的长陔卫生院筹建于1956年,当时称“长陔区卫生所”,又名联合诊所,院址在私人家中。1958年大联合取消,成立了长陔卫生所。1964年到1968年成立了长陔人民公社卫生院。1968年后汪明光任院长后,筹建长陔人民公社卫生院房屋,在长陔粮站隔壁,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2层砖瓦结构,这时医院技术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开展中、西医、妇科等。1973年-1988年该院中、西医、内、外、妇产科等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89年筹建了长陔乡卫生院综合楼。1998年完成了医院综合楼的建设,并建设了医院附属工程楼。,2003年增加了X光机、B超、心电图、检验、外、骨科设备,医疗技术大大提高。

风俗文化

  在该乡许多历史较长的山村,受封建思想影响,流传着许多传说,如韶坑古亭的传说:“上帝亭”位于韶坑村头,以前又名上亭。相传古时浙江省淳安久旱无雨,要来此亭求雨并背神水回家而因此得名。此亭前有香炉峰还有一石塔和被命名为“企鹅石”的石头,在石下有一株“神柏”,胸径达4米多,亭下角石基下有凉水塘,就是为来往行人解渴而砌成。文化大革命时被毁,“企鹅石”、“神柏”、“神水”至今仍在。神水清甜长流,神柏子孙甚多,几百年来,生生不息。每逢清明时节香烟缭绕,树枝上红、白、绿纸钱随风飘舞,人们祈求神柏保佑。距上亭不远有一路亭,传说此亭是为当时文人徐文富考中“秀才”后而建,亭内石壁上雕刻有“韶铿毓秀,德里钟英”字样。

民间传说

  “咏罄亭”位于“中苍岭”,相传为清代乾隆年间徐金莲所建,是长陔与韶铿中心点,一般古时人赶路到此都要坐下休息片刻。亭外上台阶就有一“接主亭”,又名“鬼神坛”,由石板搭成,并有诗曰:筑坛追古始,灵爽荫仙源。传说在未建此坛前有神灵作乱,每日下午3-4时鬼神活动、搭台做戏等,韶铿村当时云长陔看戏,结果就到此园地或坟墓地“看戏”了,为压住鬼神,先生点示建起此亭,日后基本平静,此亭已在文革时期被破除迷信时所毁。

  在徐氏宗祠前还有一亭称“五昌亭”亭前有石心雨来柱,柱分十面佛神字。亭对面有大枫树一棵,生长茂盛,五人合抱仍有余。另外在韶坑村还有“修神洞”的传说,相传当时修神者一石匠绰号“麻子深”未成全仙,因在此洞修炼而得名。

目连戏

  目连戏起源于祁门,流传的范围却到达徽属六县,包括祁门、休宁、石台、婺源、歙县、绩溪,以及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邻省。据初步调查,明清时期徽州及其周边的目连戏有20个左右。目连戏后来流传大半个中国,许多地方剧种也积极移植上演,如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天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300余年经久不衰,一直传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目连戏作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戏曲曲种,在徽州及其周边以至后来流转至大半个中国,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从目连戏的发展史可以看出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为广大专家、学者研究徽文化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角色行当、唱念做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矛盾冲突的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因此,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民间影响

  目连救母的故事以戏剧的形式广为流传,以至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一定影响,与祁门密切相关。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戏曲宣扬佛理,劝人为善,以正社会风气,在这些杂剧、变文、传说的基础上,于1579年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简称《劝善戏文》)。因为戏文故事本身为民众所熟悉,其中所宣传的忠、孝、节、义为社会传统所认同,加上唱白质朴,广用民间土语、谚语,并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窜火等杂技表演,精彩刺激,所以《劝善戏文》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目连戏。《劝善戏文》它描写了傅相一家人的命运。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明,救母脱离地狱。作者将儒家文化精神灌注到目连救母这一佛教故事中,在大力弘扬故事原有的“孝”的理念的同时,还增添笔墨,写目连辞谢朝廷征召,阐释了《孝经》等儒家典籍中“移孝作忠”的忠、孝两者的关系,表现了徽州“程朱理学”的文化理念。剧本还以大量篇幅宣扬了佛教的“因果轮回”和道教的“阴阳二气”、“天命”等观念,三教教义融会贯通,内容相当庞杂,几乎囊括了当时传统社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劝善戏文》反映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值得称道的是,目连戏武技高超的特点,为后来徽班武戏表演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最为吸引观众的地方之一。

因果关系

  目连戏是一个复杂的文艺现象,虽然以佛教的面貌出现,但它包容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佛教的因果报应,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忠孝节义,在剧中都得到了体现。明清时期在徽州占统治地位的程朱理学,就是吸收释家、道家学术思想成果创立起来的新儒家学派。郑之珍生活在程朱故里,其思想必然受到新安理学的浸淫。经他改编整理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三教合一的思想。正因为目连戏在表演形式上受到民间老百姓的欢迎,意识形态又符合士绅阶层的要求,所以在徽州一直很盛行。

  在该乡就有两个目连戏班较为出名——韶坑班、长标村的劝善班。据高庆樵《徽苑谱春秋》一书的介绍,韶坑目连戏班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组建,组建者是该村的徐光有。该村请了一位浙江开化的师傅教习了3年,村里形成了两个戏班,一个叫韶坑大社,一个叫仙原大社。由于教戏师傅的帮助,两班的演出水平都较高,也就被请到徽州各地演出;由于戏班赢得一定的收入,该村又衍生出两个戏班,加上原来的两个戏班,长年在徽州各地演出。它们演出的剧目除了《劝善记》外,还有《梁武帝记》和《西游记》等;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要,它们又学习了徽调和京剧的一些剧目,如《空城计》、《甘露寺》等,白天演出这些剧目,称为平戏,晚上演目连戏。韶坑人因为以演目连戏为谋生手段,所以村里订下了技艺不外传的规矩,也就保存了不少从清代以来的演出仪式和技艺,198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对该村的目连戏演出进行了录像。长标村组建目连戏班是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后,该村见相邻的韶坑村人唱目连戏能够谋生,就设法从韶坑村得到演出的本子,然后由本村的秀才王靖邦予以加工,编成了《梁武帝记》、《劝善记》、《罚恶记》、《解司记》、《西游记》五个剧本,在唱腔方面,吸收了新兴的徽调和早已流行的青阳腔、昆腔等曲调,较之韶坑目连戏班的唱腔更加悦耳动听,在伴奏上,丰富了武场的乐器。经过这些加工和提高,长标目连戏后来居上,戏班每年都要在外地长期演出,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以后。

高雅艺术

  目连戏在相当程度上属于“仪式戏剧”。它不是以集中的戏剧冲突、突出的人物塑造、优美的唱腔音乐吸引和取悦于观众,而是以严肃的仪式让观众产生对神灵的敬畏,祈求神灵的庇佑。其演出出于“娱神”目的,“仪式化”特色也就非常突出,“一般在‘正戏’之前,均要‘祭猖’、‘斋戒’或者‘赶鬼’;而在‘三本目连’正戏当中,又都要穿插爬竿、结网、窜火、叠罗汉之类的杂耍。但在具体做法上,各地都有各地的特点,呈现出多样性。1989年11月23至2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录像中心对该乡韶坑村的目连戏演出进行了录像,陈长文撰文记述了此次为录像而演出的过程。此次演出的仪式化特点同样极为明显。演出前不仅要拜先师,还有起猖等一套迎神的仪式;结束时也有退猖等送神的仪式。长标、韶坑的目连戏班以武功出名,“蜘蛛结网”、“叠罗汉”、“打桅”等表演都十分惊险。韶坑目连戏班在演出过程中表演的武术、杂戏有:《梁武帝》本一开台就有“舞狮子”、“舞象”,其后有“舞金刚”、“打筋斗”、“舞蛇”;《劝善》三本中有“舞龙”、“舞火”、“打堆罗汉”、“摸罗汉”、“打拳”(含“软手”、“花棍”、“舞棒”、“板凳花”)、“盘桌”、“盘凳”、“跳白鹤”、“硬结网”、“软结网”、“舞叉”、“抛叉”、“打桅爬杆”等,这些表演与汉代的百戏表演相近,可谓有“百戏”之遗风。另外一方面,目连戏也有多处观众参与的演出场面,韶坑目连戏演叉鸡婆一段戏、《上吊出鬼》一出戏,穿插了赶鬼的情节,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完全地参与到演出之中,成为戏中追赶“吊死鬼”的一员。“这种将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将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的演出方式,使戏剧的情境进入了一个绝大多数观众误以为是真实生活的境地,从而全身心地感受到了戏剧所表现的社会气息,并进入到真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神与鬼活动的宗教环境中去。”该乡长标、韶坑目连戏,它的唱腔较规范化、戏曲化,基本上是联曲体,且用大小嗓结合的唱法。据老艺人回忆,常唱的曲牌有‘风入松’、‘马不行’、‘步步娇’、‘娥儿郎’、‘新水令’、‘寄生草’、‘红衲袄’等七、八十个,而且曲调比较高亢、优美,善于表达喜、怒、哀、乐各种不同感情。”这种差别,也正是目连戏是以剧本为主干的特点所决定的,同一个剧本,可以由不同的声腔音乐演唱。徽州目连戏如此,全国各地的目连戏也是如此。

  民间还常常把“打醮”、“庙会”、“请菩萨”等活动同目连戏结合在一起。很多地方在闰年或闰月以及遭到天灾人祸时演出目连戏,演出的规模一般都较大,三天三夜到七天七夜不等,而且往往从太阳落山演到次太阳出山,俗称“两头红”。有的地方白天唱“平台”(徽剧或京剧),晚上唱目连戏。在1979年韶坑班就演出过三天三夜的目连戏。

  另外改乡各村还有石门坑的六庙会:汪公大帝正月十八活动,演戏长达三天三夜;雷祖庙会:六月二十四日起一般演三天戏;太子庙会:五月二十五日三天搭台演戏;观间庙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

特色产业

  由于改乡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山清水秀,山水之灵育笋脆嫩鲜美。经特殊工艺加工后,风味独特,鲜味别致,食之清香、爽口、开胃,回味无穷,没齿难忘。绿笋历为徽菜佐料和原料。该乡为歙岭西麓,街源河的源头,其海拔平均六百多米。境内平均海拔650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以砂土为主,适宜于雷竹的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长陔“山宝”之一的雷笋干的盛名。

加工历史

  竹笋加工历史悠久,晋末即有盐笋干加工方法的记载。至元、明、清三代加工水平不断提高。绿笋加工工艺为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工艺为:选笋—剥壳去蔸—加盐干煮—烘烤—烘焙—理条扎捆—保存(或烘干—保存)。绿笋成品:单株笋干长不超过30厘米,肉质肥厚,带笋衣,无退节,无杂质,扁圆形,带绿色,香味浓郁,味美可口

加工方式

  绿笋经水发脱盐后,切断或丝,可配以肉类、海鲜等炒食、做汤及作火锅配料等,可配青椒、青蒜炒食,或与猪肉、老鸭同煮、炖。绿笋含盐多,以其为主的菜肴,忌加酱、盐;作辅料重慎加盐。

  野生箬叶,即箬竹的叶子,可编制竹笠,也可以包粽子。 毗邻的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是我国野生箬叶的重要产区之一。随着国内外市场对箬叶这种“绿色包装”需求量的不断增大,我乡从事箬叶生产加工迅速发展。

  在加工方式上,采用晾晒方式,有效保证了质量,产成品远销全国各地。目前,目前我乡已成为黄山市较大的箬叶生产、加工、销售地。另外我乡的街源蕨菜干、蕨粉等都享有盛名。

行政辖村

  

礼教村 [1]石门坑村 石番坑村 韶坑村 上村村 长陔村 南源村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335596444 传真: 邮箱:188609132#qq.com
地址:黄山市歙县徽城镇颐高双创中心3楼313室 邮编:245200
Copyright © 2004-2024 歙县吧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